支付宝推语音通话,但我赌你找不到通讯录

来源:sina.com.cn 发布时间:May 13, 2025, 10:56:00 AM 原地址: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22026937/6c99ecb900101rcvi

“支付宝又放大招了!”最近,支付宝悄咪咪上线了语音通话功能,据说能让用户“像发消息一样打电话”,主打一个无缝链接社交。

但现实却狠狠给了用户一记耳光——你以为这是便捷的升级,结果发现连最基础的通讯录都找不到,这功能再强又有什么用?

01

支付宝这次的语音通话功能,说是对标微信,甚至喊出“随时随地,一键拨打”的口号。但实际体验如何?打开支付宝,首页、理财、视频、消息、我的……翻遍所有常用入口,你大概率会一脸懵:联系人和通讯录藏哪了?

在首页搜索“联系人”?没有!去我的页面找?也没有。

其实支付宝的“通讯录”功能早就被折叠进了某个二级页面,用户得点开“消息”,在右上方的小角落才能看到(还不一定能找到,部分版本甚至改名成了“我的联系人”)。

而即便找到了,这里的联系人也不是微信式的熟人社交,而是零散的“商家、生活号、服务窗”——这哪是打电话的通讯录?简直是客服中心!

一个冷知识,支付宝上居然有人发视频教大家如何查看好友,就问你服不服吧!

支付工具想做社交,如同让厨师开火锅店——不在一个频道。

微信的通讯录是“好友列表”,而支付宝的通讯录更像“业务往来记录”。强行用一个工具做社交,结果连底层逻辑都没理顺,这波操作真·迷。

02

抛开入口问题,语音通话功能本身听起来确实实用:

可以和支付宝好友直接通话(前提是你得有“好友”),支持高清音质,甚至视频通话,对接支付宝生态,方便直接转钱或发红包。

但问题是——谁会把支付宝当社交工具用?

社交不是功能的堆砌,而是关系的沉淀。微信已经坐稳了“即时通讯+支付”的双料霸主地位,支付宝的社交化尝试屡战屡败。这次的通话功能,看似在补齐短板,实则是在“硬凹社交人设”。

归根结底,支付宝的核心是支付,用户打开它的目的是“解决交易问题”,而不是“找人唠嗑”。

强行植入社交功能,不仅破坏了用户体验,还容易让用户反感。试想:当你在支付宝上想快速缴费时,突然跳出“语音通话邀请”,你是接还是不接?

更离谱的是,支付宝连基础的通讯录联系人整合都没做好!如果连“找人”都困难,那这个功能再强大也只是一纸空谈。

说到底,支付宝最核心的优势是支付和金融场景。语音通话这事儿,微信已经做成了行业标杆,支付宝再入局,无非是“陪跑的命”。

支付宝语音通话确有优势:无变声确保真实性、实名认证增加信任感、操作便捷且注重隐私。但这些功能就像"给拖拉机装真皮座椅"——本质还是拖拉机。社交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支付宝缺乏天然的社交基因。

与其把资源浪费在“社交功能”上,不如踏实优化app基础体验,让app打开更快,低端手机也更加丝滑,另外减少一些没用的消息提示,尊重用户习惯,减少一些电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