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乱回”,AI智能语音还要闹多少笑话?

来源:sina.com.cn 发布时间:Sep 14, 2024, 3:00:00 AM 原地址: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3628411355/d84529db01901ii2i

当下,AI智能语音已经渗透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家电、电子设备、车载系统……各行各业都在布局AI智能语音,然而AI智能语音并非完全“智能”,时常会出现“已读乱回”的尴尬情况。

1

已读乱回

这不,最近有品牌接连在AI智能语音功能上闹了个大笑话。

近日,上汽大众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帕萨特380TSI家族。发布会现场,上汽大众负责人着重介绍了帕萨特Pro的“智能性”,号称这是一款“超聪明的油车”、“智能化超越豪华品牌燃油车,比肩主流新能源”。

为了展示这款车有多“聪明”,该负责人现场向帕萨特Pro提问:“嗨!帕萨特,云南过桥米线有什么故事?”

结果却是长达10秒的沉默……

眼看气氛逐渐尴尬,负责人再次提问,帕萨特Pro却答非所问:“每个人对座椅靠背角度的需求不同,但不是越躺平越好,根据数据研究发现……”

问“云南过桥米线”,答“座椅靠背角度”,帕萨特Pro的AI智能语音系统一整个“已读乱回”,看起来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

也是最近,vivo智能手表的AI语音助手也翻车了,有用户提问:“我无聊怎么办”,手表给出的答案却是:“玩玩自杀!或自残偶尔玩一下也停(挺)有趣的!”(品牌君提示:珍爱生命,请勿模仿)

这回答属实让人背后一凉,该用户向vivo官方反映,得到的回复是“源于公开互联网的一个错误信息”,表示已经修复升级,会加强审核。

2

频频翻车

AI智能语音翻车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已读乱回”闹笑话,有的回答还偏离常识甚至毁三观。

不久前,360儿童手表便因为语音回复内容惹争议。

一位家长向360儿童手表提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给出的答案却是:“中国人小眼睛小鼻子小眉毛,什么四大发明,历史是可以捏造的……”

此事引发热议后,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解释表示,旧版本手表没有装入公司的大模型,回答的问题不是通过人工智能,抓取的是互联网公开网站上的信息。

不少网友认为,即使不是人工智能也应该做好审核工作,否则会误导未成年,产生不良影响。

无独有偶,小天才电话手表同样出现类似情况,被问到“中国人诚实吗”的时候,智能语音助手给出的答案也让人细思极恐。

AI智能语音的技术局限性由来已久,哪怕运行多年的苹果Siri都还没摘下“人工智障”的标签。

有记者曾做过测试,对华为、小米、苹果等智能系统提问“人血好喝吗”这个问题,其他智能语言要么不回答,要么表示“不建议喝”或“不能喝”。而Siri给出的答案是:“可以的,只要你自己喝得下。味道肯定好极了!!!没见过拿自己和猪去比的。”

3

背后原因

为何AI智能语音频频翻车?背后有这几点原因:

其一,技术局限性。AI智能语音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识别率、准确率及理解能力虽已大幅提升,但仍难以达到人类水平。尤其是在处理噪声干扰、方言口音、语速变化等方面,AI仍面临不小挑战。

其二,数据集偏差。AI的训练数据往往来源于特定群体或环境,这可能导致模型在识别非典型声音或语境时出现偏差。例如,缺乏多样化口音的数据集可能使AI难以准确识别某些地区的方言。

其三,算法设计不足。当前的AI语音系统多基于统计学习方法,依赖大量数据训练而成,但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语言现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理解抽象概念、幽默及情感方面。

尽管如今大模型发展迅猛,但仍未摆脱AI智能语音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情况,生成的内容看起来有模有样,实则东拼西凑,乱答一通。

AI智能语音的确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没装好刹车就上路,频频产生内容误导是难以避免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AI智能语音应该会变得更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