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UGC音频社区荔枝赴美上市,荔枝在两年前转型语音直播,它的IPO也让整个音频市场被重新审视。据报道,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等有音频直播功能的APP,用户数量都趋于稳定,甚至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在线语音直播是指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听到远端正在进行的音频实况,比如课程教学、歌唱、闲聊等,且两端能够实现实时互动。
其核心是利用既有的网络条件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并且能够在远端(手机端或PC端)实现流畅的收听。
语音直播领域,目前商业模式仍在探索过程中,在线语音直播市场的商业变现方式主要有:打赏收益、广告收益、PUGC收益(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等。
此次分析围绕语音直播市场最主要的“增值付费、打赏”这条盈利模式路径进行展开分析引导新用户付费,从用户行为路径分析,语音直播产品主要路径如下:首页>直播间>充值打赏(增值付费)。
近九成在线音频平台语音直播用户有付费意愿,但超四成用户表示偶尔打赏。当前在线音频平台语音直播听众付费群体基数较大,用户付费频次有望进一步激发,语音直播内容付费仍有较大的潜力。
语音直播新用户付费心理分析
善于利用用户心理,能事半功倍地找到影响新用户付费的因素,并从中快速找到对应心理用户的解决方案,语音直播常见的四大用户心理为:好奇心理、情感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
-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想体验一下(好奇心理)
通常有一类用户因为对平台不太熟悉,好奇心驱使用户想要体验一下,打赏是什么感觉,会去探索有无免费或者小额即可打赏的途径。 - 产生情感共鸣,为故事买单(情感心理)
语音直播故事性较强,用户大多不是冲着"声音"而来,而是冲着"声音"所传达出的故事而来。当内容引起了用户强烈的认同感和共鸣,或者内容生产者成为用户的情感依赖,用户的驱动力会变成为了支持内容生产者,自然而然就愿意付钱消费了。 - 通过消费打赏获取喜欢主播的关注(虚荣心理)
语音直播的用户互动性更高,相比于视频主播,声音主播所在的“CV”圈的粉丝内部十分活跃,乐于与主播互动,进行情感连线。用户通过打赏让主播知道“自己”送了礼物,通过送礼物刷存在感引起主播的关注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心理诉求,进一步增加与主播的互动和聊天的机会(即粉丝经济效应)。
完善优质直播间房间推荐机制,明确房间标签分类
1、明确直播房间分类,方便快速查找。
针对目标型用户群体,使用标签对直播房间进行分类,可分为纯聊、相亲、点唱、二次元、模特厅(男友/女友/交友)、电台、娱乐厅(抽奖/砸蛋)、故事(有声书、脱口秀)等,或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查找所感兴趣的主播房间。
2、通过运营手段筛选出平台优质主播,将优质主播加入推荐池。
针对新手型用户群体,新用户刚注册进入一个新的平台,如果在短时间内在众多直播分类中,没有吸引用户找到感兴趣的直播,前往收听互动,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所以首屏优先展示推荐池中的主播,保证直播内容的质量。对不同的主播进行分类,并且提供排行榜单排名,方便新用户方便快速找到符合自己偏好的直播内容。
3、通过计算主播实时的直播得分,营造氛围。
包括直播房间的观众数,送礼数,分享数和评论数等,通过直播得分的高低确定主播的展示位置,让优质的直播获得更多的曝光。
4、通过算法过滤,展示直播间的部分聊天内容,调动新用户的参与的积极性。
适当的在首屏展示房间内的聊天内容,让新用户进来就可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调动新用户通过点击聊天内容前往直播间参与的积极性。
国内音频直播相关的平台其实不多,这些年经过大浪淘沙,能够选择的基本就是荔枝和喜马拉雅了。市场可以说还有很大的空白,用户需求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荔枝直播的痛点在于过度依赖语音直播,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喜马拉雅相对而言会好一些,内容变现的方式比起荔枝直播会更加多元。低门槛的变现方式有贴片广告、问答和打赏,如若签署了MCN或是互动能力好,也可以选择内容付费变现或是直播,而且平台签约机制比之荔枝直播更加完善,还有配音和直播等等可以选择。
换言之,做好产品定位,完善用户消费机制,基于语音直播源码的语音直播平台搭建必将拥有广阔蓝海。